close

       身體不舒服有十多年了,曾四處撿查都沒有發現異樣。有一天從朋友那聽到這裡推拿的事,於是決定試試看。

 

       做了全身推拿,發現胃璧肌肉中間有硬塊。因為是上班族,平常工作很忙,一二個月才能來一次。於是教她練習養身運動,平時就在家努力多做運動。把動作直接做到症狀所在的位置上,有效性非常好。

 

每次推拿到腹部時,都必須讓林小姐休息一下才能繼續。因為一帶動到胃部,她就會想打嗝或覺得反胃。大約一年後,雖然每次推拿還時仍打嗝、反胃的現象,但症狀好轉許多,打嗝出來的氣味也不再那麼腥臭。三年後,林小姐的身體狀況越來越進步,體力也愈來愈好。她仍然每天做運動,日子過得非常的充實,很珍惜得來不易的健康。

 

       胃是六腑之一,主要的功用是接受一切吃下肚的東西,經磨絞成泥狀,再排流放於腸中,所以胃氣以和降是為順。

 

       胃的經脈絡於脾脈,與脾互為表裡,共同完成吃、喝食物消化與吸收的過程,因此脾胃合稱為後天之本。胃氣的生理功能是主降,脾氣主升。胃的機能弱,如吃下不適合的食物,則會有嘔吐、打嗝、腹瀉的症狀產生。消除不了的累,疲勞就是於脾胃習習相關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胃的症狀很平常,平常到會使人忽略它的警惕作用,如胃悶痛、食慾不好、脹氣、想嘔吐、噁心、胃酸,甚者會有燒灼感,有時候燒灼至咽喉處,有人有黑便、胃潰瘍等等的症狀。大部分的人就以藥物解決,胃不舒服的現象不斷的出現,就不停的以藥物把症狀壓下去,直到藥物無法把症狀壓下去時,才會驚覺到。當胃有一點問題時,常以壓抑醫療的方適,把症狀隱藏起來多年,甚者長達數十年以上的人,大有人在,體弱的人就可能轉成更嚴重的症狀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腎為先天之本,脾胃為後天之本,舉凡吃的、喝的,不論它是否精製美味,或是冷是熱,在滿足了口慾之時,卻有時候苦了胃。

 

       為何胃會出問題?因為常塞了一大推對胃有害之物,例如:煙、酒、檳榔、硝酸鹽醃漬的食物、臘肉、火腿、醬菜、燒烤等。另外就是大量的吃,吃到過量,例如:化學藥品、脂肪類食品、太過油膩食品、罐裝飲料等等,而使胃機能受損。再者就是貪吃,看到東西就吃,整天吃不停,造成胃沒有休息的時間;要不就是花個幾百元吃到飽,撐到連自己都受不了,造成胃撐大到極限,而使胃下垂,以上都是自己要負完全的責任,因為症狀是自己造成的。

 

       當胃有自主症狀、當你說的出胃的感覺、當你能形容出胃的狀況時,那通常已經不是胃單一的出問題了,這個問題可能來自肝,來自膽,來自脾脈,或是來自於大腸、小腸的牽制,也有可能來自於胃本身經脈的氣滯或是阻塞。

 

       不論出任何的問題,不找出問題的癥結,只是一昧的拖延,或是吃藥把症狀掩蓋住,就自己以為沒事了。殊不知,因此卻忽略了一件事,那就是阻塞久了,阻塞物一定要找出路,當有出路時就是轉移,如果沒有出路時,就潰瘍穿孔造成出血。小症小病就要趕快想方法治療,當病灶一旦轉移,那牽連的部位就很廣,如肝、胃、胰臟,當晚期時有可能肺、腎、骨骼及腦與卵巢都被感染,到了這一地步,那真的就為時已晚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食物是人生命之根本,但是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。吃是一種藝術,吃對了食物整日精神氣爽,如吃錯了,或是吃了不該吃的,那就是腸胃的負擔。因此吃並沒有絕對的好壞,只是有一定的規律。遇到精緻的、美味的、喜歡吃的,要少吃一些,碰到排斥的、味道苦澀的不一定是不好,所以也要盡量讓自己吃一些。因五味行五脈,五色入五臟,各種的食物有它特定的養分,身體的健康是需要,各種食物互為搭配,產生出的營養與礦物質。

 

       另一種方式就是買,當季的食物,此時蔬果中的養份是最充足的。不論是色澤、香氣或是甜度、新鮮度都是最佳的時刻。季節蔬果就多吃一些,不一定選購最美的,有時買一些醜醜的蔬果來吃,其養分與水果酸反而充沛。吃是一種生命的必要步驟,也是一種需要相當技巧的藝術。

 

      從把食物放入口腔中的那時間起,咬碎、吞嚥、入胃磨成泥狀物、再流入小腸大腸中吸收利用、食物殘渣排出體外,一般人認為這很正常、理應如此。殊不知,這一連串的生理運作,經過胃的經脈有考的就有任脈、腎脈、三焦脈、帶脈;與胃關聯的臟腑有肝、膽、脾、大腸、小腸等,這只是明顯的關聯,還有深層經脈的聯繫、與各臟腑有輔助性的關係,因此胃的症狀多到不輸給肝的症狀。

 

胃的傷害大致區分為:

1.運動傷害:從小到老的運動傷害,玩耍中扭到腳或摔倒而傷到           胃的經脈。胃的部位曾經被撞擊,力道強勁超出胃的承受,因而埋下了隱藏性的病根,使得肝膽脾胃這一圈,尤其累的時候,連背部都會緊繃。

2.胃氣升降失衡:吃撐了、餓過頭、吃重口味、過辣、過多的調味料、吃太多冰冷食品,這些都會傷害到胃,進而影響胃氣的升降。

3.機能退化:身體虛弱造成胃機能不足,或年齡老化造成機能的退化等。

以上三大因素就可能包含了胃所有症狀的根本原因。

 

胃有問題時常出現的現象:

1.部分的人會有滿臉紅腫、爛青春痘。

2.左右手大拇與手掌交接的厚肌肉「魚際」處,會有青藍色的筋、血管,嚴重時會有整片青藍色出現。這幾乎是胃不好的人都會出現的症狀。

3.後腦脖子之上的髮季線內,會有大量的痘痘出現,胃的症狀愈嚴重、痘痘就會愈大顆、數量也會增多;如有胃癌出現時,大痘痘會流出膿水。

4.始終都醫不好的胃疾如脹氣、胃酸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秘、牙齒痛,這時就要考慮是否胃的通路出問題;若是通路出問題,就不是藥物能治癒的,必須找到問題的癥結處,方能作有效的治療。

5.當腳趾上下勾動時,若發現有腳趾尖不能彎曲、或者角度不對,那就代表有臟腑的氣機不順暢、進一步影響了腳趾筋的柔軟度。

這些症狀只有做動做,才有可能根治。整個自療過程是緩慢的,因為經脈在體內深處,所以要將其他症狀,調理到一個階層後,胃氣才能真正的起動。

◎胃的經脈

      足陽明胃經起於鼻兩旁迎香穴,上行入眼,從迎香穴直上對準眼角目內眥穴道、下行入齒中、最後在腳第一、第二趾間結束。一條經脈可以說是貫穿全身,再加上其他經脈的聯繫,難怪老祖先把脾胃稱作「後天之本」。

胃經經脈是左右對稱的,但在橫膈膜之上時,因影響的臟腑不同,因此會有不同的症狀出現:

一、身體左邊的胃經經脈

1.如胃經有問時,首先會造成心臟的壓迫,因此會有心悸,會突然跳動頻率增加,會有狹心症的症狀產生。

2.如胃經與膻中帶脈糾結,易造成心血管阻塞、胸悶心悸,恐慌症的症狀,

3.如胃經與中庭帶脈糾結,會有狹心的症狀出現。

4.如胃經與鳩尾帶脈糾結,會造成心臟方面的症狀,

胃經脈與鳩尾帶脈的糾結是心下痞的主要原兇,心下痞一旦發生,橫著影響肝膽脾胃、上行影響呼吸、下行影響腸胃的蠕動

二、再談身體右邊的胃經經脈

右邊的胃經就在第三條肝脈的正下方,因此出問題時就會影響到肝肺的氣機。

◎胃的保健:

1.用餐不可緊張、生氣,否則胃液減少、抵抗力降低,胃就無法正常工作。

2.吃東西要小口,細嚼慢嚥,因為食物必須與口水充分混合後才能消化與吸收。

3.吃七分飽,胃才有蠕動的空間。

4.剛用完餐,不可工作、看書、打電腦或大量運動,因為吃東西後,氣血向胃集中以利消化。如做上述之工作就會將胃的氣血抽調出來,如此便不利胃的消化。最好能休息約四十分鐘,因為胃氣的工作時間約四十分鐘。

5.不可吃太撐或餓過頭,因肚子餓時,胃酸會刺激胃腔。養生原則:早餐吃的好(多樣化),中餐吃的飽,晚餐要清淡。

6.不可長期吃刺激物,如:藥物、辣椒、太酸、太鹹等。也不可過食生冷之食品。

7.合成速食、醃製品、罐裝品都比不上天然食物。

養身運動

多做轉腰,吸腹和腳部運動。

 

      中醫學中說:脾胃主四肢,也就是說脾胃的職責除了消化吸收外,尚有掌管手腳運動的功能,因此肢體的功能與腸胃的機能是互為表裡的。在我推拿的經驗中,常遇到經過調養後腸胃功能逐漸恢復時,腳上的脾胃、肝膽經脈和腎脈都恢復彈性和輸送功能。

 

       轉腰、吸腹與腳部的所有運動,最主要就是使腸胃機能可以達到標準。腸胃健康的人,平常偶而慶祝或聚餐,大吃大喝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,但如果是長時間處於緊張環境下、經常性的暴飲暴食、服用許多藥物,或吃很多加工或刺激性食品,日積月累下腸胃機能就會降低,慢慢地人就不想運動,手腳感覺很笨重。不動使得腸胃機能就更弱,如此惡性循環下去,肥胖、慢性病等一一上身。

 

       筆者每天早上走路和轉腰運動至少一小時以上,長達十年之久,但總覺得步履沉重,走路腳部有沉重感。直到開始每天利用看電視等休閒時間做腳部運動,如轉腳、動腳趾、大小腿部肌肉的吸放,膝關節拍打等動作。幾年下來腰、臀、腿部的循環都加強了,胃部消化吸收也有明顯的改善。

     人的手腳使用率高因此意外受傷的機率也高,有時候雖不覺得疼痛,但還是有可能造成經脈的損傷或阻塞。腳部與腸胃機能的關係是直接的,因此如果只是轉腰、吸腹,對於提升腸胃的健康很有限,需要加上腳部的運動,才能將腸胃功能一直提升。

 

       胃的動做,以腹部及下半身為基準,要先做吸腹,轉腰,慢走,感覺有進步時,在加上彎腰吸腹,與腳的所有功法,因胃氣以和降為基準。

       要改變吃東西的習性,一定要戒除吃冰冷的食品,與重口味,不得吃太撐或太餓、因為這都是會傷胃的壞習慣。胃為後天之本,非常不容易照顧與保養,一定要從曰常生活中處處用心才可。

      動作一吸腹,以肚臍眼為中心點,做吸放的動作,不要管呼吸,只做吸放的動作就好。     二轉腰,如同搖呼啦圈一般的轉動腰。不要急,慢慢的動作,避免拉傷。    三彎腰吸腹,將脊椎放鬆,將吸放的動作用於心口窩,就在胸腔肋骨的交接處,這是非常重要的動作,因為心口窩鳩尾穴帶脈,掌控了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循環聯繫。       四走路,視體力決定快慢,初運動以慢為原則,腳力提升後,在快走,雙手同時後擺動。當體力再提升後,可以試這慢跑。從最先的動作開始,到能夠慢跑時,大約是一年後的事,因此不能急,免得因運動傷害,終止了運動,這是非常可惜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修改於淡水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推拿王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